前陣子收到陽明交通大學的邀請,讓我以一人公司創業者的身分參與他們的紀錄片拍攝。除了拍攝日常的工作,也針對創業心路歷程進行焦點訪談。
這周,與劇組團隊約進行訪談拍攝,所以整個團隊都來到了我的工作處。
整個拍攝過程我覺得很有趣,更準確地說,很微妙,因為我的回應總讓訪談人,不知道怎麼接下去,但那些其實都是我最真實的想法。
像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我被問了一個大部分訪談都會出現差不多架構的問題:「對於那些擔心自己達不到目標的人,你想對他們說什麼鼓勵的話嗎?」
正常來說,這時候應該是要出現一段佳話或金句,來鼓勵這些人。
但我思考過後,回應是這樣:「沒有,我認為會擔心達不到目標的人,代表他們內心對於這個目標並不夠渴望,如果是真正想要達成一個目標的人,其實完全不用任何鼓勵的話,他們自然會去完成它。」
語畢,我從訪談人眼中,看出微微的失望感時,此時我大概能知道,這個問題可能不只是針對紀錄片主題而問,更會是這位訪談者他自身面臨到的問題。
這次與我接洽的人,正是這位採訪者,他是陽明交通大學前學生會會長,同時也是校內某個大社的社長,在課業上也表現非常好,目前正在進行名校研究所的推甄,總之可以說是一位課內外都兼顧的人。
在訪談後,我稍微跟他聊了一下。開頭就先詢問:「還蠻想知道你們是怎麼找到我的?」
他跟我說,他覺得這真的是一場緣份。他這學期修了一門課,叫作「新網路社群發展研究」(應該是這樣啦,有點忘了)。
這堂課需要在期末對於不同的新網路社群進行專題報告,而在他同學們都跑去做 Tiktok、Instagram 等平台時,他卻跟他教授提了「部落格」。
所以就在搜尋關鍵字時,找到了我的網站,進而了解了我的故事,而我的故事又那麼剛剛好地符合他們拍攝紀錄片的主題,於是就找上了我。
我接著問他:「那為什麼那麼多平台,你卻選擇了部落格?」
他說:「雖然在這個各種社群平台興盛的時代,大家都認為部落格已死,但我認為還是有很多的時候,部落格是無法被取代的。」
後來,他跟我舉了很多例子,話語中我能感受得出來,他真的是對這個領域有研究,而且很有熱情的。(最讓我驚訝的是,他連 SEO 都研究了,我還跟他聊了好一陣子 SEO)
而在交談中,我想起了他剛剛在訪談中,當我回答完那個問題後,露出的失望表情,於是問了他。
他跟我說,他在大學期間雖然修了很多科系,也去接觸了很多不同的活動,但直到現在,他仍然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些什麼,正所謂「畢業焦慮」。
聽到這邊,我覺得好像看到了過去的自己,因為我也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 (尤其那個修很多科系的部分),於是心中扶持後輩的心又燃燒了起來。
在知道他對於經營自媒體有興趣後,我跟他分享了很多,尤其是價值觀的部分,像是我在經歷某些事情時,是怎麼樣思考的?以及最終為何會做那樣的決定 … 等等的話題。
過程中,他問了我一個問題,這個問題我認為是個好問題,但過去面對各式各樣的諮詢者,卻完全沒有被問過。
他問:「如果要選擇,會建議新手經營哪些平台?」
正常來說,應該要先問他想要經營什麼領域,然後再根據領域去選擇合適的平台,但我知道他現在就是處於迷茫狀態,我這樣問也不會得到答案。
於是我思考了一下,跟他提出了「長短策略」。
這個策略,我認為非常適用在還不確定自己應該要經營什麼主題的人,所以想說趁著記憶還很深刻,也寫出來跟你分享。
這個策略的概念非常簡單,當今日想要開始經營自媒體,在平台選擇上,要保持一個原則:週期長與週期短的平台,至少各選一個經營。
這邊的週期,主要是指整個平台的運作週期,也就是一個內容發出去後,獲得成效的時間,以及後續的效益持續長度。
像是大部分的社群平台,會比較屬於短週期,在上面的內容效益通常較短;而長週期的像是部落格,在上面發的內容,通常整體效益會來得較長。
而之所以會提出這個策略,可以從不同層面去看,我們先從「品牌面」開始。
我很常被問到一個問題:「部落格到底多久發一次內容比較好?」
這個問題能從很多層面下去看,但如果剖析「產出頻率」背後的原因,我認為最重要的目標,是為了讓品牌被大眾記住。
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作「曝光效應(Mere-exposure effect)」,也就是今天一個人出現在你面前的頻率與你對他的好感度成正比。
拉到品牌上來看也是一樣的概念,假如你想讓大眾對你的品牌有好感度,那你就會需要常常出現在他們面前。
所以針對那個問題,我的答案會是:「部落格不用常更新,但你的『品牌』要常更新。」
至於要怎麼讓品牌能夠常更新?這就會回到「長短策略」上。
大家都知道,一篇部落格文的產出,並沒有那麼容易,它往往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,而如果你不想要讓大家忘記你,勢必會需要一個產出週期更短的平台,可能是社群,也可能是電郵,讓你可以在短時間內曝光品牌,來補足在產出長週期內容時的時間落差。
以我自己為例,我其實也並不是每週都會更新我的部落格,但我每週一定會寫一封郵件,為了讓我跟你有更多的接觸,也讓你持續對我的品牌有印象。
如果你對自媒體市場有觀察,會發現大部分較知名的自媒體除了經營一個長週期的平台外,通常還會搭配一個短週期的平台;不然就是利用長週期平台上的短週期產出功能 (例如 Youtube 上的社群貼文),來做到正向的曝光效應。
再來,我們從「合作(收益)面」來看。
經營一長一短的平台,會是讓你在進行商業談判時,有更多機會。
當然這會看產業屬性,但對於大部份廠商來說,他們在做行銷活動時,都會有所謂的檔期,也就是他們會希望自己的產品資訊,能夠在這段時間內,完成曝光並達到預定的成效。
我自己在經營部落格上,就很常會遇到一些廠商,他們並不知道部落格文章成效會比其他管道來的慢,因為排名是需要時間的。
都是到後來,他們才驚覺這件事情,於是合作就會臨時喊停。(所以我後來也學會,在剛開始就要先跟廠商對焦這個部分,確認雙方的概念是相同的)
那麼,要怎麼樣解決長週期平台成效來得較緩慢的問題?其實就是另外經營一個週期比較短的管道。
所以會發現,很多部落格創作者,在接到業配後,除了發在部落格上,也會利用其他像是粉專、IG 進行推播,目的是為了縮短成效的時間。
當達到成效,廠商滿意,未來就會有更多的合作機會。
另外,當自己有不同屬性的平台時,更是可以將它們包裝成不同組合,在接洽合作上的定價彈性也會變高。
這是第二個為什麼要選擇一長一短平台經營的原因。
其實我發現現在市場上,經營短週期平台的人確實比較多,所以如果今天你屬於短週期平台的經營者,我會蠻建議再去經營一個長週期的平台。
短週期平台產出的頻率非常高,然而這些內容往往來得快也去得快,它所擁有的「長尾效應」並不佳。
一個擁有長尾效應的平台,才能夠拉長自己在領域中的生存時間。
具體點來說,假如今日只經營 Instagram,中途累了想休息幾個月,而當休息回來時,會發現市場好像已經忘記了自己,而且在休息的這段時間,基本上不會有任何的收益。
但如果今日是經營部落格,中間休息一年,我相信一樣是會有差,但不至於整個被市場忘記 (因為關鍵字的排名還是會在),而且在休息的這段時間中,總收益可能會降,但不至於歸零。
不過當然也不能夠只有一個長週期平台,因為會有曝光效應的劣勢,你的品牌會發展的比較慢,通常可能還沒撐到那時候,大部分人就放棄了。
所以結論就是,如果今日要開始進行自媒體經營,最好的管道選擇,會是至少一個長週期平台加上一個短週期平台,兩者互相搭配,發揮最佳的效益。
Dean
【本篇為試閱內容,若想看更多深入內容,請點擊購買 給創作新手的 100 封信】